简述颅脑损伤后脑微循环功能的变化。

     2022-12-15     230
1.血管反应机能下降:脑损伤后微循环对二氧化碳反应减弱,且反应减弱的程度与脑外伤的严重程度相关,中度损伤时血管反应明显减弱,重度损伤时血管对二氧化碳反应消失,因此,脑损伤后及时采取措施,保护脑血管的反应性,防止继发性脑缺血损害是至关重要的;

  2.血液流变学改变:临床观察证明外伤早期即有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变,3天-7天达到高峰,因此,治疗外伤时不能忽视血液流变学的改善;

  3.脑血流量减少:脑外伤后,由于上述原因,导致脑血流量减少,严重脑外伤时血流量不足正常的1/5。

简述颅脑损伤后引起脑组织的内缓激肽含量升高的主要机制。

脑损伤后脑组织内缓激肽含量明显升高,其机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:  1.脑细胞受伤后释放溶酶体酶:使非活性状态下的激肽原转变为游离的缓激肽或赖氨酸缓激肽;  2.脑血管受损,凝血因子Ⅶ被激活:凝血因子Ⅶ 查看详情

简述颅脑外伤后继发缺血损害的分类及形成原因。

(1)脑局部微循环障碍性脑缺血:原因包括1.微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内皮损伤肿胀,血管内凝血微血栓形成;2.血管周围细胞肿胀和血肿的挤压,局部产生的各种血管活性物质如钙离子、组胺、前列腺素、神经肽等,导致微 查看详情

简述颅脑损伤后血脑屏障在功能上可发生的改变。(三点)

(1)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:是血脑屏障功能障碍的最重要表现。颅脑损伤时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,其程度与伤情的轻重、持续的时间以及是否并发出血密切相关;  (2)受体改变:在脑损伤、缺血缺氧等因素作用下,使脑 查看详情

简述颅脑损伤后诱发细胞钙超载的因素。

1.中枢神经细胞的电兴奋性作用:脑损伤时脑干和下丘脑受到外力的强烈刺激,使神经细胞电兴奋性瞬间发生变化,开启神经细胞膜上的电位依赖性Ca2+通道,细胞外液中Ca2+得以大量进入细胞内;  2.中枢某些 查看详情

简述脑干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。

(1)意识障碍:伤后即刻出现严重的意识障碍,特点是昏迷程度较深,持续时间长,恢复过程缓慢;  (2)呼吸、循环功能紊乱:严重原发性脑干伤可产生急性呼吸功能衰竭。继发性脑干伤多表现为亚急性呼吸循环功能衰 查看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