饲养宠物警惕“宠物病”

2022-10-10319

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饲养宠物者日益增多,无证养狗、猫的也随处可见,但随之而来的人畜共患疾病也时有发生,“宠物病”则是一种较为凶险的病症。

一、什么是“宠物”传染病

“宠物”病,是由宠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。其中,狂犬和猫是主要传染源。宠物病毒存在于病人或病兽的神经组织和唾液中,病毒通过伤口侵入人体,沿周围传人神经到中枢神经系统,引起发病,继之病毒沿传出神经进入唾液腺而出现于唾液中。如:人得狂犬病后,从感染到症状出现,需要1周-1年,通常为4-8周。起病时有低热、头痛和食欲不振,继之出现恐惧不安和兴奋,对痛、声、光和风比较敏感,并有喉部收紧的感觉。被狗、猫咬伤已经愈合的伤口出现麻木、痛、痒和蚂蚁爬的感觉。大约经过数小时到2天,病人出现躁动不安,极度恐惧,口角流出很多唾液,感觉过敏,微风、轻碰亦能引起咽喉部痉挛和呼吸困难,甚至全身阵发性痉挛。怕水、怕风、怕光,病人不能喝水,如勉强喝水就会发生咽部和喉头痉挛,严重者甚至看到水,听到水声就会发生同样现象。

二、被“宠物”咬伤后怎么办

被“宠物”咬伤,不管是疯狗和病猫,还是正常的狗和猫,都应以最快的速度就地用大量的清水冲洗伤口。若周围一时无水源,那么可先用人尿代替清水冲洗,然后再设法找水。如:狗咬伤的伤口往往是外口小里面深,这就要求冲洗的时候尽可能把伤口扩大,并用力挤压周围软组织,设法把沾污在伤口上狗的唾液和伤口上的血液冲洗干净。若伤口出血过多,应设法立即上止血带,然后再送医院急救。记住:不要包扎伤口!就地、立即、彻底冲洗伤口,是决定抢救成败的关键,切不可忘了冲洗伤口,或者马马虎虎冲洗一下,甚至涂点红汞包扎好伤口就送医院,这是绝对错误的。所以有经验的医生诊断狂犬病,不用病家开口,只要手中拿把扇子,病人面前放杯水,如果病人发生咽部和喉头痉挛难受,便可略知一二。被猫咬伤后,伤口局部红肿、疼痛,严重的可引起淋巴管炎、淋巴结炎或蜂窝织炎。因此,必须做好现场急救处理。如果四肢被咬伤,应在伤口上方结扎止血带,然后再作清创处理。先用清水、盐开水或1:2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伤口,然后再用碘酒或5%石碳酸局部烧灼伤口。

三、如何预防“宠物”传染病

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,“宠物”传染病一直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,是人类生存的大敌。人类对于“宠物”传染病的病因、病原、预防、诊断、治疗,总是由不知到知之,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,直至采取有效措施,控制和消灭传染病。“宠物”病一旦发病几乎无药可治。一般家庭最好不要养宠物,发现有病的宠物要严格处理,特别是患狂犬病的病狗应立即击毙。一是积极预防。预防的重点是加强“宠物”管理,严格控制“宠物”,捕杀野“宠物”如狂犬等,管理家里“宠物”,应按公安等部门有关规定办理登记,定期注射“宠物”疫苗。如:3个月至1岁狗进行初种犬用狂犬疫苗,后肢皮下注射活疫苗1针(灭活疫苗2针),以后每年加强免疫一次。可维持2年以上免疫效果。剂量:6个月龄大小犬3毫升,6~12月龄犬4毫升,12月龄以上5毫升。要禁止孩子拥抱或亲吻宠物,不要单独与宠物相处,不要在宠物吃食或者咆哮时碰触宠物,不要试图分开正在打架的宠物。要给宠物定期做健康检查,尽量不要让宠物进入卧室。禁止宠物随地大小便,及时处理掉排泄物。养宠物的家庭应避免使用地毯,因为其不易,清理和晾晒,藏污纳垢后易导致疾病。二是消毒处理。对宠物进行多次消毒处理,是预防传染病的最佳方法。每隔几天,就要对宠物进行消毒和洗澡,以防止宠物病传染人。三是接触“宠物”后洗手。接触宠物后,要多洗手。正确的洗手方法:打开水龙头后,流动的水冲洗手部,应使手腕、手掌和手指充分浸湿,打上肥皂或洗涤液,均匀涂抹,搓出沫儿,让手掌、手背、手指、指缝等都沾满,然后反复搓揉双手及腕部。整个搓揉时间不应少于30秒,最后再用流动的自来水冲刷干净,直至手上不再有肥皂沫儿为止。一般情况下,应照此办法重复两到三遍,以保证把全部脏东西去除。触摸过病狗、猫的手,洗时更要严格消毒,至少应照此办法搓冲五六遍,使“保险系数”更大一些。再用清水冲洗,冲洗时把手指尖向下,双手下垂,让水把香皂泡沫顺手指冲下,这样不会使赃水污染手臂。手洗净后,一定要用干净的个人专用手巾、手绢或一次性消毒纸巾擦干双手,并勤换手巾。如果用脏手巾或用脏手绢,甚至用衣襟擦手,实际上会造成“二次污染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