桑树五味药等

2022-10-11178
桑树五味药

黎 为

桑树在中国已有3000年的栽培史,《诗经》中即有“言采其桑”之句。其叶可饲蚕,其皮可造纸,其果桑椹可食用,叶、枝、果、根皮均可入药。因此桑树全身都是宝。

桑叶 桑树的叶,以经霜后采收的为佳,称霜桑叶或冬桑叶,其性味苦甘而寒,入肺、肝经,有疏风清热,凉血止血,清肝明目,润肺止咳之功。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、肺热咳嗽、肝阳头痛眩晕、目赤昏花、血热出血及盗汗等。可内服、外用。此外,把鲜桑叶摘破叶脉后取其渗出的白色液汁,药名叫桑叶汁,味苦性微寒,功擅解毒、清热、止血,主治痈疖、瘿瘤、外伤出血及蜈蚣咬伤等。

桑枝 桑树的嫩枝,春末夏初采收。其性味苦平,偏入肝经,功擅祛风湿,通经络,利关节,行水气。多用于治疗风湿痹痛、四肢拘挛、水肿、身痒等,尤擅疗上肢痹痛。可煎汤或熬膏内服,亦可煎水外洗。

桑白皮 冬季采挖桑根,除去其栓皮作药用。性味甘寒,入肺、脾经,有泻肺平喘,行水消肿之功。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喘、痰多、水肿、脚气、小便不利等。多入煎剂、散剂,也可捣汁或煎水外用。此外,全株桑树皮中的白色汁液叫桑皮汁,可治小儿口疮和外伤出血。

桑椹 为桑树结的果穗,夏季采收。性味甘寒,归心、肝、肾经,有补肝益肾,滋阴补血,生津润肠,熄风之功。常用于治疗阴亏血虚之眩晕、目暗、耳鸣、失眠、须发早白及津伤口渴、肠燥便秘等。煎汤、熬膏、生啖、浸酒、外洗用均可。

桑耳 为寄生于桑树上的木耳,性味甘平,能治疗肠风、痔疮出血、衄血、带下、心腹痛等。

猪年话猪药

戴 璐

用十二生肖纪年,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习俗。2007年又是猪年了,我们不妨探讨一下与猪有关的中药的临床应用。

1、猪苓 出自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多孔菌科植物猪苓的菌核。主产陕西、云南、河南、山西等地。功效:利尿渗湿。主治:小便不利,水肿胀满,泄泻,淋浊,带下。本品含有麦角甾醇、生物素、水溶性多聚糖。健康人口服煎剂可使尿量及尿中氯化物显著增加。有抗癌作用。

2、猪胆 出自《名医别录》。为猪科动物猪的胆汁。功效:清热,润燥,解毒。主治:目赤,喉痹,肺热咳嗽,百日咳,哮喘,黄疸,痢疾,便秘。猪胆汁含猪胆酸,有抗过敏性休克、抗炎、抗惊厥、增加肠蠕动作用。

3、猪苓汤 出自《伤寒论》。猪苓、茯苓、泽泻、阿胶、滑石各30g,水煎服。功效:滋阴清热利水。主治:水热互结,内热伤阴而致的发热,渴欲饮水,小便不利,心烦不得眠,或血淋、尿血属阴虚有热者。也用于泌尿系感染。

4、猪肚丸 出自《济生方》。猪肚一个,黄连、炒小麦各150g,天花粉、茯苓各120g,麦门冬60g。猪肚洗净,诸药为末,装猪肚中,扎紧,蒸之极烂,捣和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70丸。主治:消渴,梦遗,肌肉消瘦。

5、猪耳朵草 出自《四声本草》。为车前草的别名。为车前草科植物车前的全草。功效:清热利尿,明目降压,祛痰止咳。主治:小便不利,淋浊,带下,尿血、黄疸,水肿,热痢,泄泻,目赤肿痛,高血压,气管炎,百日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