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阳大学体育学院的体育教育专业(师范类)

2023-03-02226
参考知识1

简介
体育教育专业于1987年招收全日制专科生,1994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,2004年招收专升本学生,至今共培养体育教育毕业生2000多人。体育教育专业为沈阳城乡及周边地区培养了大批中小学体育教师,为沈阳地区基础教育中的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做出了相应的贡献。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,体育教育专业已建设成为一个较成熟的本科专业。在教学中强化基础课程,突出应用课程,注重实践环节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。瞄准社会对体育人才规格的需求,强化实践性,加强实用性,将课内实践、集中实践和课外实践紧密结合,形成课内外实践教学环节一体化,有效提高学生就业后主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。
体育教育专业目前共有四个年级的在校学生195人。
体育教育专业的任课教师中教授3人、副教授22人、讲师4人、助教2人;其中在读博士1人,硕士3人、硕士在读4人。
专业教师在授课的同时,科研及专业社会实践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。教师参编教材5部,国家、省级课题20余项,发表各级论文80多篇。多人多次参加全国、省、市、区大型比赛的组织和裁判工作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。教师曾参与组织和担任辽宁省、沈阳市教师基本功大赛、说课大赛的评委工作;8人被聘为“十五”期间沈阳市高中教师继续教育讲师团成员并授课;2人担任沈阳市“十一五”高中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指导教师。
现有国家级裁判3人,国家一级裁判15人,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8人。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省、市级各项比赛,均取得良好成绩。获得沈阳市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丙组团体总分第二名,女子团体总分第一名;全国健美操比赛第六名,多次获得辽宁省、沈阳市大学生健美操比赛第一名。2007年获得全国板球锦标赛沈阳赛区第二名,并有三名学生入选国家队代表中国参加亚洲比赛。
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,体育教育专业逐渐完善了教学设施,随着学校、学院“十一五”规划的实施,将逐渐完善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设施,实践教学的条件更加完备,必将推动和促进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,为专业培养目标的完成提供有力的保证。
培养目标:
培养德、智、体、美全面发展,系统掌握体育教育的基础理论、基本知识、基本技能和学校体育规律,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,胜任中小学体育教学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应用型人才。
培养要求:
1. 领会和掌握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“三个代表”的重要思想;熟悉国家有关教育、体育工作的方针、政策和法规;热爱教育事业,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。
2. 掌握学校体育教学、健康教育教学、体育锻炼、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,具有创新精神、实践能力和较强的自学能力、社会适应能力。
3. 了解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动态以及体育科研的发展趋势;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,并具有从事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。
4. 初步掌握一门外国语和一门计算机语言,达到高等学校外语应用能力(B级)水平,具有运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。
5. 具有健康的体魄,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6. 具有感受美、鉴赏美、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感与能力
主要课程:
教育学、运动生理学、运动解剖学、体育保健学、学校体育学、体育心理学、体育社会学、田径、体操、篮球、排球、足球、武术。
另外,开设若干选修课。
学制与学位:
学制四年,教育学学士学位。
体育学院场馆设施简介
场馆管理中心
现有室内外体育运动场所面积73158.36平方米,其中室内体育场所12109.78平方米;生均运动场面积达到4.05平方米。现有田径(含足球场)运动场3个,标准篮球场21个,排球场12个,风雨操场4个。